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畜牧业的迅速发展,规模化养殖成为提升畜产品供给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一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愈发凸显,尤其是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不当,已成为农村环境治理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加大了对畜禽养殖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依法查处一批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力求为社会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生存环境。
在当前饲养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众多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面临着如何科学有效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的问题。由于缺乏有效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机制,许多畜禽养殖单位未能立即处理粪污,直接将其排放到旁边的环境中,导致空气和水源的污染,严重时更会危害到居民的健康生活。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表示,针对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执法人员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对发现的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并挂牌典型案例,以期对环境违法者形成警示和震慑。此次,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公布的两起典型案例便是治理行动的见证。
在2024年11月25日,银川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贺兰县一家奶牛养殖公司进行了例行检查,发现该公司存栏奶牛超过1000头,却未能有效收集与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监测结果为,其牛舍内的粪污因雨水侵泡,形成了污染较为严重的粪污水,部分流入了周边农田。该单位的这一行为,明显违反了相关环保法规。
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固态废料对环境造成污染防治法》的相关规定,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对该公司处以5万元的罚款,并要求其立即改正不当行为。
同样位于贺兰县,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在2024年10月31日对另一家牛羊肉食品公司开展了检查。该公司养殖肉牛8300余头,但在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上却表现得极其不当。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污水进入了一处深约1.2米、不规则的坑塘中,导致水质严重超标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在这种情况下,旁边的环境的污染问题显而易见。
对此,银川市生态环境局重罚该单位,并责令其限期整改,杜绝又出现类似违法行为。
银川市生态环境局对于畜禽养殖业的监督管理力度显而易见,只有通过切实的执法举措,才能推动养殖企业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作出更大努力。适时曝光的环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典型案例不仅增加了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让畜禽养殖场意识到适度经营与合理治理的重要性。
在未来的环境治理中,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资源利用,才能够改善农村的整体环境状况,保护生态,也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关乎养殖者的直接经济利益,更关乎整个社会的生态平衡和人们的生活品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