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3月31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得悉,全国畜牧总站初次发布全国存栏采精种公牛名单,内蒙古714头种公牛当选。
据了解,种业复兴举动施行以来,农业乡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深化施行奶牛肉牛遗传改进方案,安排而且展开种牛挂号、功能测定和遗传评价,自主培养出一批遗传功能优异、质量安稳的种公牛,奶牛肉牛育种实力和供种才能显着提高。此次发布的3316头种公牛来历明晰,表面等级到达特级、一级以上,出产功能到达种用标准。
近年来,内蒙古持续加强奶牛肉牛良种选育。现在,全区已有7个种公牛站,种公牛站数量居全国首位,采精种公牛存栏714头,冻精年出产才能1000万剂以上;全区具有国家级牛中心育种场12家、自治区级牛中心育种场10家,牛中心育种场数量居全国首位。2024年,全区肉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CBI(我国肉牛挑选指数)排名前100名中,内蒙古培养的种公牛有23头,数量居全国榜首;肉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GCBI(我国肉牛基因组挑选指数)排名前100名中,内蒙古培养的种公牛有63头,数量居全国榜首。荷斯坦种公牛GCPI(我国奶牛基因组挑选功能指数)排名前100名中,内蒙古培养的种公牛有33头,数量居全国榜首。乳肉兼用型西门塔尔牛TPI(总功能指数)排名前100名中,内蒙古培养的种公牛有23头,数量居全国第二。
本年,内蒙古将持续展开种业复兴举动,支撑种公牛站和中心育种场建造,展开标准一致的出产功能测定及遗传评价,稳步提高奶牛肉牛的出产功能,扩展中心种群规划。全年方案推行肉牛良种冻精550万剂,推行运用奶牛性控胚胎、性控冻精10万头以上,带动荷斯坦奶牛年平均单产打破10吨,肉牛良种化率安稳在95%以上。